细思极恐的“俄罗斯商品馆”,揭露了多少年轻人的背叛?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2:22 点击次数:167
“虚假、虚假、虚假……”
最近,“俄罗斯商品馆”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
无论是在四五线的小城市,还是一二线的大城市的商业街和广场,甚至有些地方仅仅搭个简单的棚子,就能开设起来,随处都能看到。这让小编觉得好像一夜之间又被“殖民”了。
没想到的是,一家“俄罗斯商品馆”里,除了那些女孩是真正的俄罗斯人,其余的商品都是“假货”...
前几天,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探店博主到访了上海的一家“俄罗斯商品馆”,那里的商品种类繁多,然而她脸上那种难以言表的表情,却已经透露了一切...
随着她拍照打卡,她嘴里说的“中国话”更是印证了一切:这个不是俄罗斯的,那个俄罗斯也没有,这个我在俄罗斯没见过,假的假的真的是假...
俄罗斯制造的牛筋肠,但俄罗斯人并不吃牛筋肠,还有一种保质期仅三天的俄罗斯大列巴;说实在的,这比吃干噎酸奶还要难受,一口下去感觉脖子都能拉长两里地...
最后这位在店里打卡的俄罗斯姑娘,正当她准备拍照时却遭店员阻止,并被请出了店门...
谁能想到呢,里面的商品全是国产的,却用俄罗斯风格的包装袋,结果价格翻了几倍,卖给一些年轻的“大冤种”。
就像重庆人去上海买重庆火锅底料,看到价格后一个字也不说。
不过说实话,这不就是以进口的名义出售当地生产的商品,既不降价还赚取本地人的钱吗…
这和一边吃饭一边抱怨有什么差别呢?
此外,这家店的生意比奶茶店更加火爆。仅在上个月,根据官方的消息,仅在上海就发现了47家类似“俄罗斯商品馆”的店铺;而在成都的数量则更多,根据四川官方发布的通告,目前已查出72家。
如此大规模的开业引起了官方的关注。根据上海市监局发布的通知,有部分店铺因无证照经营和未备案经营的行为被立案调查,并被要求停止营业。
此外,还有一些店铺以“国家馆”的名义存在,这让不少消费者误以为背后有官方支持。然而,这些店铺内并没有多少来自俄罗斯的真正进口商品,绝大部分是国内生产的产品,但仍然以“原装进口”作为主要卖点,目前也已被立案调查。
以羊头之名售卖狗肉,前不久在网上大热的搪瓷盆蛋糕和一米糖葫芦,原本人人都能消费得起,但当其打着“爱情”的幌子后,价格却高得离谱…
不过经过各路网友的分析后,小编也大致掌握了情况:
近年来,俄罗斯持续处于战争状态,而其货币卢布也不断贬值,简单来说就是一美元能兑换几百卢布。
举个例子,如果小编现在有几万元人民币,可以兑换一万美元,而用这万美元去兑换卢布的话,能获得超过百万卢布。然而,这百万卢布再换回人民币,可能只值几十万人民币。这样一算,实际上是赚了几十万(当然,这只是一个逻辑上的推算,实际汇率可能不同,并且这种操作是违法的!)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,轻重工业之间差距明显。俄罗斯即使不依赖进口食品已是件不错的事情,居然还有意图将加工后的商品出口到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。对于买巧克力的人来说,他们的考虑是什么呢?
又一次出现了“大规模割韭菜”的情况啊。
希望大家在购物时一定要明辨,俄罗斯风味与俄罗斯产品的区别……